「遣詞用字」是人們日常生活中,時時刻刻與人溝通(含自我對話),難以片刻稍停的習性。

但很少人覺察到,世人的煩惱有很大部分來自這個習性。

很多時候,我們會覺得對方應該懂我的意思,因為我都講這麼明白了。

但現況經常是,很難有一半以上的正確理解,大多的時候都是各說各話。

而認知完全相反時的「誤解」,更是司空見慣。

問題的癥結,出在每個人對於名詞、文字的理解,都有自己的因緣(條件差異)

每個人天生的個性不同、成長環境不同,認知與定義的名詞也就有所差別。

 

這種情況,在實體可看見的東西上還比較容易調整回來,如果是抽象的概念,那麼認知的差距可以是無限大。

2001年我初次進大陸出差,在用餐點菜時,看到菜單上有道「酸辣土豆絲」感覺好稀奇,土豆(花生)居然還能做絲的料理。點來吃吃看,咦…菜來一瞧,居然是「馬鈴薯」。

這樣的誤解很容易調整過來。但如果像「財富、情愛、價值、原則、善惡、好壞、對錯…」這些名詞,每個人自有一套標準,理解的差距可以很大。

至於像「前世今生、天堂地獄、神魔、菩薩、業障…」種種更是各吹各的,認知差距可就是無限大了。信者恆信,不信者恆不信,很多話不是說給妳聽的,笑笑就好。

 

七八年前我曾自問,<聰明>跟<智慧>到底有何差別?

基於<天機太陰>的習性,開始不斷地思維(當時還不懂紫微,但仍習慣性如此)。

經過一段時間以後,我整理出自己的答案,開始找人討論這個問題。

令我有點失望的發現,我的問題好像蠻無聊的,身週的人沒多大興趣談這些。

不過還是寫下來,紀錄點自己的心得與分享吧!

 

什麼是<聰明>?我先查了字典,有兩項解釋:

1. 耳目敏捷。

2. 天資靈敏,理解力高,心思細巧。

 

<聰>的意思是聽力,<明>的意思是視力。所以聾子稱為失聰,瞎子稱為失明;反應特別好的人稱為耳聰目明。

文字運用上用眼、耳作代表,另外還包括鼻子的嗅覺、舌頭的味覺、身體的觸覺,合起來稱為五官,五種器官功能。

一個天生聰明的人,因為腦筋反應靈敏,所以對於這五官功能的應用也就優於常人。

五官是種工具,動物用來適應外界不斷變化的環境,以趨利避害。

因此越聰明的人,對於爭取資源越有利、利於求生。

但這是天生的,有人說因為吃了虧受了教訓,因此變<聰明>了,我覺得這樣用法是值得再研究的。若說長<智慧>了,會不會比較恰當呢?

 

那什麼又是<智慧>? 字典上也有三項解釋:

1.分析、判斷、創造、思考的能力。

2.聰明才智。

3.佛教用語。指證悟一切現象之真實性的智力。或稱為「般若」。

 

很多人會認為<智慧>是<聰明>的比較級,就連字典上的第二項解釋也是如此說。

我不太能認同這種說法,因為兩者在造字上是不同的概念。

<智>是會意兼形聲字,從<日>、從<知>。每天多知道一點點稱為<智>。

俗話說的好「沒有知識也要有常識,沒有常識也得常看電視」,見識是重要的,品質也重要。

博學多聞、深富謀略的人可稱為智者,因此<智>這個字是注重在學習的。

<慧>是形聲字,從<心>、<彗>聲。<彗>的解釋為掃帚,是個象形+會意字。上頭的<丰>字代表双手;下頭的<巾>字代表竹掃把,組合成「地是要靠双手去掃的」。

而心地如何靠<彗>來掃?

當我們不斷的透過生活與學習,嘗試各種人、事、物的經歷,不管好好壞壞,都會得到或多或少的經驗。在這些經驗當中,如果我們加以深思、掃除垃圾、去蕪存菁,那麼淬鍊出來的經驗要點,就稱為<慧>。

 

因此,<聰明>一詞該用來描述一個人的天賦,先天的、工具性的能力。

而<智慧>一詞則適合用來描述一個人透過努力學習、勇敢嘗試、常動腦筋所獲得的眼光。

如此理解以後,就可以明白,為什麼會發生「聰明反被聰明誤」的情形。

大家從小就很熟悉的「龜兔賽跑」,正好用來作比喻。

兔子在跑步上的天賦聰明是無庸置疑的,但就因為太強了所以產生了驕慢心,認定隨便跑跑也勝過龜速,因此打瞌睡也沒關係(沒瞌睡也可能跑去玩)。

而烏龜的智慧,就是在毫無勝算的條件下,也能夠堅持目標、貫徹意志。

不論是誰,當能夠以「跑完全程」代替「奪標爭勝」時,勝機才有可能出現。

 

<智慧>在字典上的第三項解釋是<般若>,這項解釋也值得再研究。

一千多年前,當佛教初初傳入中國時,有許許多多的佛經翻譯者。

當時有人將<般若>Paññā)翻譯或解釋為<智慧>,但也有人覺得並不完全相同,因此保留了音譯的<般若>。

如果我們加以區別,可以簡單的說,<智慧>指的是世俗的學習與經驗;而<般若>則是超越世俗的另一種學習與經驗。

當我們經歷了人生的悲歡離合,嚐盡了喜、怒、哀、愁的種種情緒後,我們會獲得許多經驗。

若是能從這些經驗當中,萃取出精華,建立起自己的規則與觀念,這就是一種<智慧>。

而佛陀教導的<般若>,則須在經過一整套訓練後,才能夠培養出一種內觀的能力,以看透這些喜、怒、哀、愁的情緒都只是一種煩惱。並且了解這些煩惱的根源都來自欲求不滿的<貪愛心>、常生氣的<瞋恨心>與自以為了解自己的<愚痴心>。

然後學習以不同的心態,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,以正確的生活讓煩惱沒有機會再生起。

 

各行各業也都有其智慧,如此才可能歷久彌新。

比如像北京東來順、同仁堂,台南的擔仔麵,都是百年老店,必定有很深的道理在裡頭。

又如浙江杭州的胡慶餘堂,是清末紅頂商人胡雪巖所創立的,當胡雪巖倒閉的時候,其他的產業通通倒了,而胡慶餘堂仍能維持到今天,可見以「採辦務真,修制務精」為製藥祖訓,以「是乃仁術,真不二價」為經營理念,就是了不起的智慧。

 

很重要的,<智慧>光靠概念是沒太大效用的。

每當有人傷心難過的時候,常會聽到「妳要放下、要放下」的勸解。

但說說容易,事到臨頭往往那些勸人放下的,卻先痛哭失聲、自己躺下了。

可見「放下」靠喊喊口號,動動嘴皮子是沒有用的。

若想真正幫上忙,還得靠平時多下功夫,否則好好地痛哭一場還比強忍著實際些吧?

 

不論是<智慧>或<般若>都得經過「聞、思、修」的三個階段,才能產生真正的效用。

關於「放下」,平時可以作的功課有以下三階段:

<聞慧>閱讀或是聽聞智慧者所說,為何要「放下」? 如何「放下」? 如何訓練? 如何評估效用? 有沒有不良影響?......

<思慧>思維這些說法,合理嗎? 合邏輯嗎? 科學嗎? 實用嗎? 值得嗎? 重要嗎? 該怎麼入手?……

<修慧>實際練習,不斷操作。以自己的經驗來修正與調整對「放下」的理解,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模式、觀念。以建立好的習慣性來取代過去情緒化的習慣性。如此才能在需要用到的時候,真正派得上用場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喃喃自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